《三体》:互联网助推科幻向大众突围

时间:2015-10-16 来源:光明日报

近日,刘慈欣的长篇科幻小说《三体》获得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奖。《三体》炙手可热,除了对获奖的关注,更同时有对《三体》翻译出版经验的报道,对中国科幻历史与现状的探讨,对《三体》电影版的忧虑与期待,对当前科幻文化产业的展望等。“三体热”既是运气和巧合,同时也是一个经过多轮酝酿、发酵和爆破的文化事件,而互联网、特别是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则在其中扮演了极为关键的角色。

科幻是小众文化

按照美国科幻作家戴蒙·耐特的说法:“科幻小说是少数人的大众文化。”这意味着科幻作为一种文化,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小群人的游戏,这样的小圈子却有着惊人的热情、凝聚力和生产力,这种情况在科幻文化发达的美国也是如此。小众是科幻与生俱来的属性,也是让科幻能够具有生命力的本质。小众意味着边缘,意味着创造力,意味着永远要在人们已经知道的和不知道的,熟悉的和不熟悉的,这二者之间的边界地带去探险。科幻里面能够产生流行的大众文化,但同时也要不断在小众和大众之间寻找自己的生命力。

刘慈欣的创作之路,正展示了一条从小众到大众的突围之路。早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刘慈欣已开始创作科幻小说,其中有一些近来才得以发表。1983年之后,中国科幻陷入低谷,他也停止了写作。1990年前后他再度动笔,创作了一些想象中国未来的、带有文化反思意味的长篇作品,包括《中国2185》、《超新星纪元》等,但仍石沉大海。直到1999年,刘慈欣才在《科幻世界》上发表了第一个短篇作品,真正开启了创作生涯的繁荣期。2002年开始,刘慈欣开始接连创作和发表长篇作品,从《魔鬼积木》到《三体II:黑暗森林》,这些作品的销量都不过数万,尽管在科幻出版业算是不错的成绩,但却远远达不到畅销书的级别。直到2010年《三体III:死神永生》出版,形势才出现意想不到的转变。

网络赋予《三体》传播度

《三体》在2010年变成微博上的一个热门话题。一方面,一批以互联网和媒体从业者为主的微博红人们都在讨论和推荐这本书,包括马化腾、雷军、周鸿炜、王小川、张向东等互联网领袖先后成为《三体》的粉丝,从而在IT产业中掀起一场“三体热”。另一方面,与《三体》相关的一系列粉丝文化现象也在微博上酝酿传播,出现了原创主题音乐、MV制作、微小说、人物配图、影视剧选角讨论、乃至于以小说中秘密组织“ETO”自我命名的三体粉丝迷群等等。类似这样的同人文化,能够不断吸引和聚集粉丝,通过他们的自发参与创作,制造持续的热度,从而帮助作品获得更大传播度和影响力。

在《三体》第一部中,科学家叶文洁与距离地球4.2光年之外的三体星人取得联系,并成立了秘密反人类组织“ETO”(地球三体组织)。2011年,新浪微博上出现了名叫“三体—叶文洁”的ID,并不时引用《三体》书中的句子,以叶文洁的语气发布消息。在此之后,微博上相继涌现出一大批同样格式的三体人物ID,这些人很快通过网络彼此熟络,并用“ETO”作为组织的代号。“ETO”的成员散布在全国各地,包括大学老师、杂志编辑、房地产从业者、大学生、火车司机……虽然经常高喊“消灭人类暴政,地球属于三体”这样耸人听闻的口号,但现实中的ETO组织其实与“反人类”这三个字无关。在线上,他们自发开展一系列与《三体》相关的活动——原创主题音乐、MV制作、Cosplay、同人微小说、人物配图、影视剧选角讨论等等;在线下,则是见面聚餐、看电影、玩桌游。类似这样“粉丝”扮演作品中人物的现象,在动漫、游戏、网文粉丝圈中很常见,但对于中国科幻圈却是新事物。可以说,《三体》是中国第一部拥有同人文化的科幻作品。

科幻向大众突围

青年科幻作家飞氘曾经在一次文学研讨会上做过一个精彩的比喻。他说科幻就像是当代中国文学的一支寂寞的伏兵,一小撮人在很少有人能注意到的荒原里默默埋伏着,在某些合适的时机会杀出来几员猛将,来一个精彩的亮相,引发一片喝彩,但绝大多数时候,这支队伍都只能在荒原上自娱自乐自说自话最后自生自灭。一方面,《三体》今日的辉煌让我们看到中国科幻向大众突围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三体热”背后,我们可以看到,科幻在中国依旧是一件很寂寞,很小众的事情。在“后三体时代”,这支寂寞的伏兵将前往何方,依然有待于岁月和文明的考验。 (作者:王瑶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